03-11
我的“公有财富”——这题目似乎是个悖论。既然公有财富,就不该冠以第一人称的定语,但公有财富的伟大恰恰又在于它是你的、他的、也是我的。“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公有财富的属性,正因为它的无私、无边界、公平,任何人都可以分享它,拥有它。
每一次我都会为“我的公有财富”而激动不已
有一次我出差去义乌,在市政府门口看到一棵百年大树,估计有1.2米直径,起码要两人伸手合抱。我就即时联想到,再过100年,也就是2124年吧,上海至少也会有10万棵长得如此茂盛的大树,那时树肯定比周边的房子值钱。房子只是私有财产,而我认定这些树是我的,就是我永远的公有财富。
我曾租过上海西郊的别墅,后面有1200亩的森林,也有上百棵百年大树,当时我就把它当成我家的后花园,由此也认定我拥有了这片森林。现在我又从原先私家的别墅,搬进了租的公寓楼,因为小区的公共绿化面积也很大,有300亩,特别是有一条可4人并行的800米散步道,还有3000平方米的游泳池。我每天都在享有的这些是原来院子的百倍。拥有的价值高不高比占有的价格更重要,于是我觉得它是目前全上海最好的小区,因为它给了我公有财富的无限价值。私有财富再多也总是有限的,其实走入即拥有,体验即拥有。
我在杭州西湖边行走,看到柔美的西湖,总忍不住会喊出“西湖是我的!”我去登黄山,面对雄奇壮美的黄山,又会情不自禁地高呼:“黄山是我的!”我到海南三亚度假,就选亚特兰蒂斯270度的海景房,直面大海我会感叹“海棠湾是我的,大海是我的!”我是很善于发现公有财富的,因为属于私有财富的家里、写字楼里绝对看不到,也更体验享受不到,那就把公有财富的物质空间,领一份到自己的心灵空间里。世间万物不为我所有,却皆能为我所用。
世界上最美的海滩,像希腊的爱琴海、澳大利亚的黄金海岸、美国的夏威夷,再如纽约的中央公园、温哥华的史丹利公园、悉尼的歌剧院……也都是人类的公有财富。公有财富越多,社会的文明程度就越高,人的幸福感也就越强。最早起源于伦敦的“City Walk”,现在已成为年轻人非常热门的游走方式,深度体验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实际上就是在深度享受“我的公有财富”。2008年我到北京观看奥运会开幕式就特别激动,因为在体验上我已拥有了鸟巢,鸟巢就是我的公有财富。
封建社会的皇帝,可以说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同时占有着全天下的财富,疆土、后宫都是他的私有财富,可他有汽车吗?有高铁吗?有飞机吗?还是不够多,还不如我拥有得多。占有永远是有限的,享有才能无限,特别是能够拥有人类不断创新创造的公有财富。读万卷书知识是你的,行万里路世界就是你的,而拜高师交高友阅人无数,人生才是你的。如果再超越空间的范围,我们洞悉过去的5000年,预判未来的5000年,还可以拥有时间线上的公有财富。
春天在上海的顾村公园,我们置身樱花的花海,或者躺在草坪上触景生情,或者支起帐篷品味野餐;而每当夜幕降临,我们沉浸在爱琴海购物中心广场巨型音乐喷泉的体验,都是任何一座私家园林无法获得的。旧时听戏,大多“唱堂会”,而如今动辄可以10万人一场的演唱会,从独乐乐到众乐乐,正来自对公有财富认知的提升。我们的高速公路、高铁,它分明不属于个体拥有,但我无疑又随时都可以享有它。我们住五星级酒店,订的只是其中某一个房间,其实它金碧辉煌的大堂、健身房、泳池、SPA等大家都可以充分享受,这是服务型的公有财富。尤其海边、湖边的度假村或宾馆,它的公有财富价值就更高,我女儿在上海海湾大厦的顶层搞了家“帝景酒店”,就是看中了它正对黄浦江陆家嘴的最佳位置。像上海的西郊宾馆、东郊宾馆、世纪公园周边的房价就高,正是沾了公有财富的光。小区边上,或者在家里能直接看见的公园、山川、大海、湖泊、小溪、河流、森林、园林、草坪、绿化等,其实都是属于我的直接财富。
古人言:“万物过眼即拥有。”我说甚至想象即拥有,梦见即拥有。因为想象与梦见就是体验的延展。好些年前,我去了一趟新疆,当时我坚持坐5个小时的汽车就要体验不毛之地的戈壁滩,而正是在除了石头什么都没有的荒漠里,我拥有了登上火星的体验。那些并不十分陡峭的小山坡,不那么尖利的山岩,分明就是火山喷发后残留的遗骸,而且还伴随着一种快被烤焦的感觉。我索性依着时快时慢的节奏半躺下来,看看天空,看看岩石,视线里公路等景物全虚化掉了,便更有穿行于火星的感觉。于是我忍不住大喊:“我到火星啦!火星是我的!”就这样,每一次我都会为“我的公有财富”而激动不已。
“我的公有财富”是精神财富的重要部分
一般说来,财富可分私有财富、公有财富、精神财富三大类。我国历史上经过了漫长的封建社会,长期农耕文明导致小农经济意识一直占据主导地位,这就决定了人们对财富的认识基本上是以财物的价值归属为重,也就是说很在乎私有财富。而对财富的认识水平就决定了人们对财富的生产、分配、占有和消费方式。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的财富观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认为财富不应仅被个人或少数人所掌握,而应该先富帮后富,通过合作和分享来造福整个社会。这种共生共享的财富观,强调人与人之间互相依存和互相支持,认为每个人都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去分享社会创造的公有财富。当然一般人的私有财富观念根深蒂固,实现了财务自由才会对公有财富更有感觉,否则也只是自我安慰的常规思维。与可以拥抱世界的公有财富的境界全然不同,建树了公有财富观才是有巨大底气的富有思维。
特别是“知识经济”在迅速地改变财富的内涵,代表财富的不再仅仅是必需品,也不再仅仅是金钱,而是数字和符号。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彼得·德鲁克早就断言,在现代经济中,知识正成为真正的资本与首要的财富。我认为读书就是在获取知识财富,思考的积累就是智慧财富。尤其在当下信息化的6.0时代,互联网、大数据、流量等等就更是特殊的公有财富。电脑、手机可以是你的私有财产,但如果没有网络信号,没有光缆基站这些公共设施,你拥有的就是无用之物。科技财富三年便更新一次,再过100年就是如今的十倍、百倍,那是人类生存的链接。生活在公有财富多的社会里最幸福,我们拥有着公共财富的精神股份,同时也在分享公有财富的物质红利。
在我看来,丰富的公共资源的可利用价值非常巨大,而个体享用的成本极低,甚至不用成本,尤其公有财富给予的附加值高,所以“我的公有财富”才是精神财富的重要部分,因为公有财富如此的无边界,如此无限。太阳比地球大了130万倍,可我还有个自己非常喜欢的宝贝,是现今已知的叫“盾牌座”的最大恒星,它比太阳还要大45亿倍,它就是我精神世界里的财富。我是地球的一份子,但我用星球的思维就觉得全球的70亿人在创造财富,把世界建设得更美好,也都是在为我服务,让我享受。
我曾写过一篇《我的“有限幸福论”》的文章,私有财富再多终究是有限幸福,如果人只想通过私有财富的增长去追求无限幸福,那就会变成无尽的痛苦,个体欲望过度必然带来焦虑与烦恼。但“我的公有财富”观,恰恰是完全可以给你无限幸福感的。哈佛大学幸福学大师泰勒·本-沙哈尔教授说过:“幸福是种感觉、心态,是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
我还有篇文章叫《麻雀的幸福》。清晨我在小区跑步时,总听到麻雀发出唧唧的叫声,同时我发现,麻雀通过肚子发声并且头也在动时,就是快乐得不得了的叫声。麻雀几乎整天都很快乐,我有麻雀快乐吗?晚上躺在床上我还在想,我没有麻雀幸福,可我比麻雀有钱,它没有房子住我有房子住。但又观察思考三个月后,我就觉得不对了,麻雀还是比我有钱,房子比我住得好。为什么呢?麻雀飞到哪里,它就觉得那个树林、小区是它的,世界、天空、阳光也是它的,因为它享有的公有财富远远胜于我的私有财富。麻雀没有私有财富,所以它会有无限幸福。
幸福是认知出来的,对公有财富的认知提升1分,你的精神财富就会提升10分。譬如说,太阳值多少钱呢?我定价为9亿亿亿亿元,那我们拥有再多终究不足太阳的一个零头啊!其实世上最珍贵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像阳光、空气、爱,这样的认知才升华我们的精神财富。就如一个男人非常爱他的女友,当爱到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寝食难安的时候,女友就完全占据了他的心灵。而一旦他获得了女友的爱,得到了女友的心,男人便会认定自己得到了女人的心,就得到了全世界,这正是心理公有财富。大思想家王阳明曾有诗云:“山中莫道无供给,明月清风不用钱。”更可见他的精神财富是何等充盈!精神财富的核心就是自由想象,无限的想象,便是无限的拥有,乃至宇宙与我合一。
没有任何理由不热爱珍惜“我的公有财富”
我们每个人每天接触最多的是什么?是地球,是太阳。太阳是我的!我们就要珍惜和感恩每一缕阳光;地球是我的!我们就要保护好地球上的每一片绿色资源。我就认定要从心底里彻头彻尾地爱太阳、爱地球,太阳和地球就是属于我的公有财富!
我们说“社会主义好”,好就好在公有财富多,城市公共设施好。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斯有一本著名的《丰裕社会》,他认为私人消费和公共服务之间一定要形成某种平衡。譬如没有道路,没有停车场,所有公共设施都是乱七八糟的话,如果每个人都买了车,势必会引发灾难。所以我们要享有更大的幸福,就没有理由不热爱、不珍惜“我的公有财富”。
我经常乘坐高铁出差,我就认定高铁是我的,当然我必须爱高铁,要像爱家里的每一个物件那样爱护。有一次我在动车的卫生间发现小孩拉尿在马桶上面了,不仅太不雅观,也影响后面人使用,于是我就悄悄地把它清理干净。之后当看到有几位挺上档次的男女陆续进出,我心里就美滋滋的。还有一次,在高铁站台检票口的地上看见半张脏的卫生纸,觉得很难受,我就立即弯腰捡到手里,找了好半天扔到了垃圾桶内。
公有财富是一棵大树,我们既然享用着它浓密的绿荫,那就要深爱它,用行为呵护它,反哺它,为它浇灌,添加养分,通过付出与合作为社会创造更多的公有财富,并且将私有财富反馈、延续成公有财富。中国采取的是先富帮后富的策略,这就让中国人共同富裕了。社会整体的繁荣,才会造就更丰裕的公有财富。
国家是我们的公有财富,所以历史上会出现像大禹治水这样的人物和事迹,所以我们就不能只管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只扫自家门前雪;每个单位、企业也是我的公有财富,平台是为个人赋能的名片,平台的品牌正是职业创业、岗位创业的背书。红星美凯龙“十三字价值观”的“主”,就源自公有财富的理念。我们每一位红星人在面对政府领导、合作伙伴以及顾客时,就都是红星美凯龙的主人、主角,都是红星美凯龙各个城市的使者(大使),并代表着所有红星美凯龙商场和所有爱琴海购物中心,因为这都是他们的公有财富,就要理所当然地认定“我的城市我做主”“我的商场我做主”“我的岗位我做主”。如果我们的管理者强化了公有财富观,就不会把下属、员工当成“家奴式”的私有财产,而会更好地激发他们的智慧,“让每个生命都变得优秀与卓越”。
我国的四大发明、中医等是世界的公有财富,欧洲的文艺复兴、爱因斯坦、牛顿的发明创造是人类的公有财富,先进的思想、学说、经验也都是历史留下的公有财富,包括原本属于私有财富的如家风、家教、家书等,也已成为前人馈赠给我们的公有财富。公有财富的伟大就是可以让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创造。财富与文明密切相关,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不断创造财富、积累财富和享受财富的财富文明史。人的向善、诚信、远见、创造欲、进取心等精神美德的迸发,皆与创造和拥有财富有着必然的潜在关联,而“我的公有财富”观,更是现代文明社会的应有之义,是人类美好生活的基础,也应该成为新时期经济文明的核心理念。人类共有的世界公有财富观,也正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情文化。我们去过欧洲,看到了、体验了它的文明成果,也就拥有了这些。
热爱、珍惜“我的公有财富”,还要善于多用、多体验,重复体验就拥有越多,享有的价值也就越大。博物馆、美术馆要多看看,多逛逛;黄山、西湖等美景也要常去走一走,日出日落都要感受,山山水水也就成了自己的财富。现在滴滴打车非常便捷,这也是城市的公有财富,我就要多体验。于是除了早晨让驾驶员来我上班,下班或晚上在外面吃饭,我都是自己手机叫车,定位定好,时间算好,无论何地总有辆车在准时迎候我,就好像全上海几十万辆专车都是我的,几十万个司机在争抢着为我服务。当然我更多希望通过打滴滴来亲近社会、体验生活,否则劳斯莱斯会成为禁锢我思想的囚笼。
“世间万物不为我所有,只为我所用。”其实,乐观派大文豪苏轼早在900多年前就道出了公有财富观的精髓。他在《前赤壁赋》中如此感言:“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这话就是说,只有江上的清风,以及山间的明月,送到耳边便听见声音,进入眼帘便绘出形色,取得这些不受禁止,享用这些也不会有竭尽的时候。这是造物者恩赐的没有穷尽的大宝藏,你我尽可以一起享用。
恰巧,日前在抖音上也听到这样一段话:“万物不为我所有,只为我所用,其内在的思想价值观非常了不起。如果认为万物是为我所有,那是在用情绪、用欲望思考问题,而万物为我所用的高度,是用心在思考问题,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也是人与人的差别。”是啊!世间万物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可思议的变化,“为我所用”用什么?有的人就是用物体,用物质,用他人。而真正的高人,是善于用他人的能量,善于发现看不见的东西。何谓天时?何为机会?其实就是看不见的能量,而你悟到了,并且真正做到了,就一定可以身心富足活在未来。孔子也曾感叹过,生命的意义不是我想要什么就有什么,而是我身边有什么就能够充分地利用什么。不怕拥有的物质条件苛刻,只怕我们没有充分利用物质的那种智慧。
智慧与财富是成正比的,人心越平和、越豁达,能量就越高,可利用的资源也就越多,财富的积累会因叠加和扩大而越丰厚。财富也是有生命的,就像我们人的呼吸。如今我更深刻地体会到,唯有为我所用的公有财富才是财富生命所必须的阳光和空气,是能让精神财富走向无限的大前提。
春节期间我去三亚,在飞机上看着窗外无垠的空间,又引发了我对公有财富的未来畅想:人工智能再发展50年,人类已基本不需要工作,只要操控机器人,每个人可以操控10-100台机器人工作,并且每个机器人又可各自操控100-1000台机器人工作。那时的人只要做三件事:操控机器人、唱歌和跳舞。那时人也不需要钱,国家会发放让人满足美好生活的福利,共产主义就真的实现了!那时所有的社会财富都属于我们每个人的,每个人都享有社会上所有的财富,包括世界上、宇宙上所有的财富。那时人类大都开着各自的飞碟遨游宇宙,也就是我10多年前说过的——“我们都是神仙啦!”
所以,我为“我的公有财富”而无比自豪!
(作者系红星美凯龙品牌创始人、红星美凯龙家居集团CEO车建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