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6日下午,由“华英会& 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 & 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深圳分院”共同举办,于“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15号馆—设计万象·国际馆”推出的 “第三届创意经济论坛—高定时代·当代美学与设计”成功举办。
围绕本次论坛的主旨方向,主办方特邀请了来自“设计界、艺术界、时尚界”著名公司及平台新概念设计的推动与实践者,特邀嘉宾分别从“艺术·设计与产业文化”的多元角度分享呈现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行业大餐。各位老师以专业的角度,从行业高度和发展趋势出发,分析呈现“当下设计和产业及城市艺文发展的新环境下,创造未来的美好蓝图。
现场巡视
在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15号馆—设计万象·国际馆负责人燕丹女士的引导下,带领多地知名设计师探访了拥有150余年历史的丹麦国宝级设计品牌Fritz Hansen、始于1973年的d级橱柜品牌WARENDORF等多家国际家居展厅,驻店经理向设计师展示其产品效果,对生活消费升级的敏锐观察,及多种便捷功能,吸引了设计师们的目光。
致辞嘉宾
杜 昀
毕路德建筑事务所 董事/总建筑师
近二年,我发现华英会更多的开始从设计的理论和学术概念阶段进入到集合设计的能量通过论坛及其他形式的交流,逐渐走进产业,逐渐在形成自身更为完善的发展系统。包括2021年初走进佛山,与当地政府和头部制造品牌的考察交流,在前二日与制造业中心城市代表项目东莞名家具展的合作,都是在尝试如何‘引导和推动’设计和设计文化与产业形成更多的共识,为进一步的促进良好合作打下基础。今天与深圳时尚家居设计周的合作,基于产业平台导入设计文化,相信它可以影响到更多人的关注。
做为华英会平台中的一员,未来,我希望看到华英会在关注设计趋势的同时,还可以更多的深入到产业,把设计和产业资源进行配置优化,形成从理论到产能落地,同时加强‘传播’的力量和‘设计教育’模块的辅助,真正做到更好的影响产业的发展。
主题演讲
李 凤
深渡艺术 创始人
前雅昌艺术中心 总经理
艺术教育推广人
如果一开始知道我是以这样的方式留在深圳,说什么都不会来。我曾经是中国最大的艺术门户网站华东区域的CEO,我的周末通常是这样度过的:在同一天里面参加好几个艺术展览开幕式,然后留恋在不同的艺术家的工作室,跟画廊主、拍卖行掌门人、艺术家、收藏家们一起共进晚餐,这就是我的日常。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沉浸在这样的艺术氛围当中,你会感受到每一天都在受着滋养,每一天的你都是新鲜的。
2015年的深圳,我所属的文化集团正在建造一个艺术中心,它将成为深圳的文化地标。对于我来说,运营一个艺术中心的想象空间,具有致命的诱惑力。于是2015年4月9日拉开了我深圳人的人生序幕,但是... ...
记得那天我参加一个深圳热度很高的艺术展览开幕,我带着原先的预期走到现场,结果绕了半天发现是在一个商场的商铺里面,一个带引号的艺术家的作品和这画框在售卖。现场来了很多人,还有不少是深圳的风云人物,大家端着酒杯在那一待一个下午。这就是深圳的艺术展览吗?那天我回到华侨城创意园,我在那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我闭着眼睛狠狠的吸气,在这个深圳理应最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但嗅不到一点艺术的气息,真的好沮丧,所以那段时间我就刻意的住在酒店里,我要保持出差的状态,我盼着早点能够回到上海,但是深圳这座城市你有100个理由离开,却总有200个理由让你留下来。
现在我想把时间的进度条拉快到2021年9月艺术深圳开幕,那一天我发了一个朋友圈,我说这一届深圳本土的艺术博览会可以放到全中国任何一座城市去PK。紧接着有上海团队做的深圳DNA也在国庆期间拉开序幕。那一天我们收藏班的很多学员,他们那么自信优雅从容的在现场跟画廊主们进行着沟通。那天晚上好几个场次的after party在进行,全国各地很多艺术圈的同行们都聚集到了深圳,这一刻的深圳,它仿佛是一个平行空间,瞬间的把我拉回到那些熟悉的艺术圈的记忆里。
毫无疑问,这一年是深圳艺术市场的元年,我请大家记住这个年份,这段路仅仅只用了6年,这就是城市艺术的深圳速度。
很庆幸当年的我留了下来,2018年我从原来的公司离职,也完成了我对艺术中心的使命,我可以回上海了,但是这个时候我的内心却有了一丝不舍,于是我就给小范围的几个朋友发了消息跟他们道别,有一个朋友迅速的就拨通了我的电话,他说:"李凤我跟你讲,你千万不要离开,在上海你是众多艺术儿女中的一份子,可是在深圳你绝无仅有。"
紧接着另外几个朋友他们也很快的召集我一起聚会,然后他们上来就问,来说说看你准备在深圳做什么,我们可以怎么帮你,我被打动了,感受着深圳人守望相助,提携后来者的这种传统,我想这就是深圳飞速发展的秘密,那么我又能够为这座城市做什么?又应该做什么呢?我能够做什么?
我想应该先回答这样一个问题,艺术为什么对深圳很重要?尤其在人工智能侵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之后,它将更加重要。
大家想一想,这个城市最终被人们记住的是什么?不是它的GDP曾经有多高,也不是那些高楼大厦有多雄伟,而是那些沉淀着人类文化文明高度的杰作。你想我们去到佛罗伦萨,就一定想去乌菲兹美术馆看一看,到西班牙你一定会去想看一看那一个世界上最大的烂尾楼高地的圣教堂,假如没有卢浮宫,巴黎都会失去它最迷人的颜色,没有大都会博物馆的纽约,没有大英博物馆的伦敦,没有故宫的北京,你可以想象吗?这才是人类文明的高度的杰作。哪个城市拥有它就会拥有人们的仰望,这是文化软实力无声的,但却磅礴的让人无法抗拒的力量。
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我的确可以做点什么?为这座城市的未来,为拥有艺术灵魂的深圳是时候,开始可以去做一点基础工作了,于是我决定在之前三年的基础上去做更加系统深入的艺术知识分享,去提升这个区域人们的艺术赏析能力,人是一切的核心。
可持续性设计
Freddy Curiél
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深圳校区
室内设计专业导师
雷小贝设计 创始人/创意总监
Freddy Curiél发表了关于创造力在可持续设计中的重要性的演讲。
演讲中,Freddy Curiél反复提及“可持续发展”一词,他认为人类是地球上塑造地理和环境的主要力量,特别是在创造空间方面,从景观到建筑和室内设计,都应当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融入其中,因此我们作为设计师的角色远远超出了单纯的审美解决者之一。
保持独特性是一种态度,它能够真正地帮助设计师去形成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力量。在设计过程当中一定要不断的优化设计本身的在地性,作出实用、创意并且必要的设计,以此实现真正有意义的解决方案。
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服务于人,不能为了设计而设计,不仅要考虑其实用性、功能性,更要重点把握,住在这个空间里的人物关系的建设,提高空间的体验感。一个好的室内设计能充分体现出设计师对生活的每一份用心与其所具有的人生阅历。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出发点的设计,这说起来很简单,可想要做到却并不容易,这需要设计师对于生活的观察,对不同人、不同职业的理解,设计源于生活、学习、工作、娱乐,是人们生活的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些活动绝大部分都是在室内度过的,需要在空间合理化的基础上赋予其更深层的意义。
Sarah 杨莹
意大利马兰戈尼·深圳校区 校长
中山大学理学学士
华英会战略合作伙伴—意大利马兰戈尼学院深圳校区校长-Sarah杨莹女士介绍了作为今年首次专门面向研究生和专业人士的室内设计全新课程。
通过合作,马兰戈尼深圳校区将为更多相关人士提供有关时尚和艺术方面的教育资源与课程,包括前沿资讯、时尚讲座、秀场实训机会、定制课程和时尚行业资源共享等等。
精彩花絮
今日嘉宾分享的都是行业干货,他们都是探索者,感谢大家的聆听,也期待未来我们可以向大家传递更多更好的内容,积极推进创意思潮与产业形成良性对接。
华英会平台自创办以来,一直保持着一种研究设计前瞻的态度和精神,始终保持着对设计和设计行业发展趋势的观察与深入的研究。为设计师与先进的制造企业提供营养丰富的创作灵感与跨界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