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27 新浪家居
惊艳亮相,人气爆棚
受今年疫情影响,各类展会停滞近半年,原定于3月份的广州定制家居展也延期至6月份。6月23日,作为今年家居建材行业首场大展,广州定制家居展终于强势拉开帷幕。
之前被压抑住的市场需求被唤醒,开展首日人气异常火爆,观众“报复性增长”,远远超出历届人数。一大早各展馆入口就被围得水泄不通,不少看展嘉宾从8点开始排队,到10点才正式进入展馆,排队时间花了近2个小时。展馆内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尤其是1楼展厅,需用力挤才能勉强往前走,甚至连楼梯上都坐满了参展人员。各KOL、媒体、展商、参展嘉宾也异常活跃,对定制行业的未来发展充满了期待与信心,各展馆洽谈区人满为患,其中以双虎展馆z受欢迎。双虎家居招商人员与客户交流一直从洽谈区延伸到了过道区,展现出双虎强大的商业号召力。
值得一提的是,头部企业再度缺席了本次定制家居展。他们的缺席,反而让重视展会招商的品牌成为了最大赢家,以双虎家居为代表的家居品牌成为现场最受瞩目的存在,展厅异常火爆,招商效果和品牌推广被再次放大。
对双虎而言,首次参加广州定制家居展更是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2021年,双虎家居品牌重启,借势各大爆款综艺、电影等破圈营销,并在各权威央媒党媒强势发声,为参展做足了声量传播,这是天时。其次,成都未受本轮疫情波及,布展过程较为顺利;且双虎展厅位于人气最旺的1楼,还是主要通道的交汇处,再加上对面展商中途放弃参展,不但有足够空旷的场地,也排除了竞品的干扰,这是地利。再次,双虎家居前期做了大量扎实精准的蓄客工作,团队工作状态积极,精神面貌饱满,搭建效率和沟通效率都非常高,这是人和。再加上双虎展厅简约大气,双虎产品异常出彩,展厅现场人潮涌动,观展嘉宾赞不绝口,妥妥的C位出道。
全屋定制,如虎添翼
双虎家居第一天亮相便备受媒体关注,在家页、乐居家居、优居、新浪家居、搜狐焦点家居等主流媒体当家记者的积极邀请下,双虎家居总裁叶泓辰接受了媒体采访,权威解读双虎家居最新战略布局。
家页记者:全屋定制已进化到整家定制、高定赛道,双虎家居面对群雄割据、多维混战的市场格局,有哪些重要的战略部署予以应对?
叶总:我们双虎是做了很多准备的。首先是在渠道层面,我们开启了千平大店模式,能够真正在终端做到全屋定制、现场配齐。
其次就是产品非常丰富,双虎能够提供足够多的品类,我们拥有上万个SKU,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差异化的需求。
再有就是双虎的价格体系非常有竞争力,我们的套餐里全部是自有品牌,保证无套路、不拼凑、不加价。
最后是在生产上,我们使用的是全套的德国、意大利进口先进设备,基本实现了生产自动化和智能化,全流程数字化协同,使交付能力足够强,让复杂的用户需求在工厂能够得到快速响应。
总之,双虎坚持以消费需求为导向,做消费者买得起、用得好的家具产品,不会被短时间的风口和流行概念干扰。
新浪记者:您带领双虎在成功拓展全屋定制赛道的过程中,有什么经验可以分享吗?
叶总:对于企业来说,战略定力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行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所以在经营策略上也是跟风的情况比较严重,常常是头部企业一有新动作,中小企业就一窝蜂跟进。
双虎战略决策的基本逻辑,是根据消费人群画像和市场需求来做决策,而不是看友商、对手在做什么,我们是一家典型的以洞察消费者需求作为核心战略牵引力的企业,一直在走自己的路线。
在市场定位方面,双虎的主要市场是二三线城市,因为这是规模总量最大的一块市场,所以始终没有跟风主攻一线城市,一线、超一线城市有战略部署、有渗透,但核心还是服务好主力客群,下沉市场在中国是主力市场,这块大蛋糕的耕耘是我们坚定的方向。
在产品研发方面,基于市场定位、客群画像后我们会知道,二三线城市以大户型为主,以此来指导产品研发和风格搭配思路,发挥生产优势,做到成品+定制相结合的产品思路,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
搜狐记者:为什么要出版《商业向善》这本书,它的意义是什么?
叶总:这本书的出版我本身也深度参与了,我觉得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因为这不光是写双虎历史的一本书,更是记录时代的一本书。
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多年,双虎参与了改革开放的不同阶段,《商业向善》记录了三代人的奋斗,从祖父母到父母再到我们,一代创业、二代发扬、三代变革,它证明双虎是一家非常重视传承的企业。
在我国,十年以上的企业其实并不多,但双虎有三十三年,历经了三代人,我觉得这种样本,对于以市场为导向的民营企业来说,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和启发意义。中国不缺大的企业,甚至不缺大而强的企业,但下一个三十年,我们需要经营得更久的企业,也会出现日本、美国那样的百年甚至几百年的老店。
企业做大靠的是对市场趋势的判断,做强靠的是组织与管理,而做久的本质是企业文化和价值观的沉淀。简单来说就是做大靠经营、做强靠组织、做久靠文化。
双虎希望未来把自己做成大强久的企业。我们把自己的历史写出来,是希望让行业同仁、经销商、广大消费者更了解双虎品牌,双方形成以价值观为基础的,更坚强、更稳固的合作关系。
优居记者:过去的一年时间里,双虎在品牌升级上动作频频。比如加入人民日报“国货发光”项目、官宣新的代言人、VI升级、企业传记发布……这些改变是基于何种考量?这背后的战略逻辑是什么?
叶总:我们双虎近两年在品牌宣传确实下了很大的功夫,核心原因在于,我们作为第三代的变革者,要思考如何去满足85后、90后甚至是00后这一代人的需求,我们品牌迭代升级的方向,来源于捕捉客户人群的变化,跟上他们的价值观、审美观。
比如在热门综艺里做广告植入、跟电影做联名、和人民日报等党媒央媒合作、请来了知名演员张若昀作为代言人,包括今天《商业向善》这本书的发布。一切都是要紧贴消费者认知和理念,其实这些都是为了让双虎的国民家居品牌这一印象更深入人心,也是我们品牌升级战略的重要一环。
双虎之所以现在要花大力气、下大功夫去做品牌传播,主要是由于过去的双虎家居都选择了低调务实,靠着消费者间的口碑去传播,因为那时候耐用品的传播逻辑靠的就是品质和口碑。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城市化让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变少,口口相传被放到了互联网上,我们也要顺应时代,给互联网的“原住民”提供一个看到我们33年国民好货的窗口。
网易家居:双虎推出了三大品牌口号,分别是“33年国民家居代表品牌”、“简单就是幸福SUNHOO”、“全屋定制,现场配齐”,请问三个口号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希望传达什么样的品牌理念?
叶总:品牌建设是一个系统且专业的工程,做品牌不等于打广告、做传播。双虎家居并不是一个单一品类、单一渠道的企业,传统的品牌定位或口号是很难将全品类、复合渠道的双虎阐释清楚,所以我们推出了一个品牌系统。
"33年国民家居代表品牌"是我们的行业定位,能让友商和经销商知道我们的历史和积累,从而对双虎的实力和行业地位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在中国,三十三年的企业并不多见,三代人的传承也很难得。
“全屋定制,现场配齐”是双虎的渠道定位,是双虎千平大店、万款家具核心优势的展现,因为这个战略让双虎终端的产品陈列可以非常丰富,并且所有产品间有着设计上的逻辑关系,能够帮助经销商更好地服务用户。
“简单就是幸福SUNHOO”是双虎一直坚持的感性价值定位,最能打动消费者的往往是情感交互,它真正抓住了消费者苦装修久矣这一痛点,双虎用产品和服务让他们能够感受到简单就是幸福的装修服务,也是双虎带给消费者体验承诺,从双虎开始,告别繁琐的装修过程,简单幸福住新家。
家页记者:是否可以和我们透露一下,双虎下一步的升级策略是什么?
叶总:2022年,双虎将按照既定的品牌战略路径继续升级。最基本的,是沿着我们的品牌定位研发更多好产品,给更多消费者提供简单的幸福,在品牌层面也会构建出更完整、深度的品牌生态,紧跟时代风向,创造出更多玩法,加强和年轻消费者的互动和粘性。全力推出旗舰产品、爆款全屋套餐,也会更多样化展示双虎的后台生产技术实力,让大家能够更直观、更全面地了解我们,以可感知的产品品牌形象支撑双虎的品牌定位。
双虎将担起国民品牌的责任,带给更多消费者真切的幸福,给予消费者更多真切的实惠。
品牌进化,制胜未来
早在2010年,双虎家居便开始尝试定制业务,成为川派家居中最早布局定制家具的企业之一,并将其视为企业生死存亡的首要大事,率先提出成品+定制的企业战略。2020年双虎家居在广州建立分公司,并加入“广东省定制家居协会”,补齐了战略布局中最重要的一块板块,为进军全国各级市场做铺垫。
近日,由新浪家居联合中国质量新闻网、CCTV品牌责任全面开展的《中国好家居——2022中国消费者口碑调查》活动结果隆重揭晓,并于6月24日在广州定制展现场举行“2022家居消费者口碑榜定制家居TOP30颁奖仪式”,双虎家居荣耀上榜。
本次活动以“洞悉口碑消费之下的价值驱动,用消费口碑见证品牌力量”为主题,力求公正、透明、详实地向公众展现高品质品牌的风貌。双虎家居始终坚持消费者口碑是检验品牌价值的重要标准,秉持“做中国人口碑相传的家居品牌”的企业愿景,严控品质、注重用户体验,致力于为更多消费者提供“简单就是幸福”的一站式家居服务。此次以领先地位光荣上榜,这代表了消费者对双虎家居全屋定制的广泛认可,也是对双虎家居品牌力的有力见证。
与此同时,从2021年起,双虎家居一改过往低调的做法,品牌强势重启。升级VI系统,精心设计的全新LOGO进一步凸显了超级符号的特性,既时尚简约,又与国际接轨。先后与电影《你好,李焕英》、综艺《乘风破浪的姐姐》、《向往的生活》、《人民日报》文创“国货发光”项目等合作,并邀请著名演员张若昀作为新代言人。电影、综艺、青年演员在互联网世界形成了强势爆发力,使得有着三十余年品牌沉淀的双虎家居再度火爆出圈。
此次惊艳亮相广州定制展,意味着双虎家居已完成了品牌形象升级、产品矩阵迭代等系统性的搭建,并通过展会招商等形式,高效推进品牌工程深化落地的新历程。以成品+定制的模式加入全屋定制红海阵营,并以独特的战略战术赢得新的市场增量。